【綠色包裝】綠色包裝的要素 綠色包裝設計 綠色包裝材料 綠色包裝設計是以環境和資源為核心概念的包裝設計過程。具體是指選用合適的綠色包裝材料,運用綠色工藝手段,為包裝商品進行結構造型和美化裝飾設計。
【綠色包裝】綠色包裝的要素 綠色包裝設計 綠色包裝材料
綠色包裝設計是以環境和資源為核心概念的包裝設計過程。具體是指選用合適的綠色包裝材料,運用綠色工藝手段,為包裝商品進行結構造型和美化裝飾設計。
綠色包裝的要素
一、材料要素
材料要素包括基本材料(紙類材料、塑料材料、玻璃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竹木材料以及其他復合材料等)和輔助材料(黏合劑、涂料和油墨等)兩大部分,是包裝三大功能(保護、方便和銷售)得以實現的物質基礎,直接關系到包裝的整體功能和經濟成本、生產加工方式及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等多方面的問題。
綠色包裝設計中的材料選擇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輕量化、薄型化、易分離、高性能的包裝材料。
(2)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包裝材料。
(3)可食性包裝材料。
(4)可降解包裝材料。
(5)利用自然資源開發的天然生態能的包裝材料。
(6)盡量選用紙包裝。
二、外形要素
包裝的外形是包裝設計的一個主要方面,外形要素包括包裝展示面的大小和形狀。如果外形設計合理,則可以節約包裝材料,降低包裝成本,減輕環保的壓力。在考慮包裝設計的外形要素時,應優先選擇那些節省原材料的幾何體。各種幾何體中,若容積相同,則球形體的表面積最??;對于棱柱體來說,立方體的表面積要比長方體的表面積??;對于圓柱體來說,當圓柱體的高等于底面園的直徑時,其表面積最小。
優秀的包裝外形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結合產品自身特點,充分運用商品外形要素的形式美法則。
(2)適應市場需求,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創造品牌個性。
(3)要以“輕、薄、短、小”為杜絕過度包裝、夸大包裝和無用。
(4)從自然中吸取靈感,用模擬的手法進行包裝外形的設計創新。
(5)充分考慮環境與人機工程學要素。
(6)積極運用新工藝、新材料進行現代包裝外形設計。
(7)大力發展系列化包裝外形設計。
三、技術要素
要想真正達到綠色包裝的標準,僅僅依靠以上4點是不完善的,還需要綠色包裝技術作為補充。這里說的技術要素包括包裝設計中設備。工藝。能源及采用的技術。而所謂的綠色技術,是指能減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態的技術體系。 綠色包裝設計的技術要素包括以下幾點:
(1)加工設備和所用能源等要有益于環保,不產生有損環境的氣、液、光、熱、味等。污染生產工藝和生產過程對環境無采用低耗能的設備。加工過程不產生有毒、有害的物質。
(2)增強可拆卸式包裝設計的研究,以便消費者能輕易按照環保要求拆卸包裝。
(3)加強綠色助劑、綠色油墨的研制開發。
綠色包裝設計
1、綠色包裝設計的“無害材料”
綠色包裝的無害材料是指使用材料中應嚴格限制有害重金屬,如鉛、汞、鉻的含量水平和其他對人體有害元素的含量水平,選擇對人體和環境無毒性的材料,在環境中是非耗竭性、非稀缺性的資源。在進行綠色包裝設計時盡量選用單一種類的包裝材料,少使用異種或復合材料。這是出于對包裝進入廢棄回收階段的考慮,不同的包裝材料混在一起,分離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分離不當還會降低再循環物質的純度。
2、綠色包裝設計的“生產節能”
是指選擇簡單的印刷和制造方法能節約成本和節省能源。改進設計和生產方法使生產中的廢物減少,如用比相同材料制作的類似的產品使用更少的材料,或減少切割的浪費。通過選擇環保材料和改進生產方法消除生產中的前期污染和空氣污染。
3、包裝結構的循環設計
包裝結構的循環設計是指需要簡化包裝結構。簡練的結構配以明快的平面設計,才是一個簡約的現代風格包裝。盡量創造出節省用料和工藝步驟的包裝方法。用單一的材料進行巧妙的內部分隔、緩沖設計,以替代對環境有害的緩沖物,并形成內外統一的設計風格。促進消費者的可持續消費習慣,用設計來幫助他們建立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在包裝較輕的產品時可以使用無膠的結構形式,以避免黏合劑的污染并方便回收分揀。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讓使用過的產品具有另一種功能來避免浪費,可以讓循環再利用成為一個習慣而不是責任。
綠色包裝材料
一、重復再用和再生的包裝材料
1、重復再用包裝
如啤酒、飲料、醬油、醋等包裝采用玻璃瓶反復使用。 瑞典等國家實行聚酯PET飲料瓶和PC奶瓶的重復再用達20次以上。 荷蘭Wellman公司與美國Johnson公司對PET容器進行100%的回收。
2、再生利用包裝
例如聚酯瓶在回收之后、可用兩種方法再生、物理方法是指直接徹底凈化粉碎、無任何污染物殘留、經處理后的塑料再直接用于再生包裝容器。 化學方法是指將回收的PET粉碎洗滌之后、用解聚劑甲醇水、乙二醇或二甘醇等在堿性催化劑作用下、使PET全部解聚成單體或部分解聚成低聚物、純化后再將單體或低聚物重新聚合成再生PET樹脂包裝材料。
3、包裝材料的重復利用和再生
僅僅延長了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作為包裝材料的使用壽命、當達到其使用壽命后、仍要面臨對廢棄物的處理和環境污染問題。
二、可食性包裝材料
1、可食性包裝膜
幾十年來、大家熟悉的糖果包裝上使用的糯米紙及包裝冰激淋的玉米烘烤包裝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裝。
人工合成可食性包裝膜中的比較成熟的是70年代已工業化生產的普魯蘭樹脂、它是無味、無嗅、非結晶、無定形的白色粉末、是一種非離子性、非還原性的穩定多糖、由于它是由α-葡萄糖甙構成的多聚葡萄糖、因而在水中容易溶解、可作粘性、中性、非離性的不膠化水溶液。 其5%—10%的水溶液、經干燥或熱壓能制成厚度為0.01mm的薄膜、這種薄膜透明、無色、無嗅、無毒、具有韌性、高抗油性、能食用、可做儀器包裝。 其光澤、強度、耐折性能都比高鏈淀粉制得的薄膜好。
2、可食用保鮮膜
我國早在12~13世紀就已用蠟來涂復桔子、檸檬來延緩它們的脫水失重。 延長果蔬貨架壽命。
現在一般采用的可食性保鮮膜、已發展成具有多種功能性質的、由多種生物大分子(蛋白質與多糖)和脂類制成的多組分食用膜。 此種復合膜主要是通過不同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穩定的乳狀液、然后干燥使溶劑揮發而形成的多孔、透明或半透明的三維網絡結構的薄膜、這種多孔的網絡結構使薄膜具明顯的防水性及一定的可選擇透氣性、因而在食品工業、尤其在果蔬保鮮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三、可降解材料
可降解材料是指在特定時間內造成性能損失的特定環境下、其化學結構發生變化的一種塑料。 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既具有傳統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以在完成使用壽命之后、通過陽光中紫外光的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在自然環境中分裂降解和還原、最終以無毒形式重新進入生態環境中、回歸大自然。
可降解塑料主要分為合成光降解塑料、添加光敏劑的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多種降解塑料復合在一起的多功能降解塑料。 也有按降解塑料的環境條件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部分生物降解塑料)、化學降解塑料(氧化降解塑料、水降解塑料)、以及上述三種降解塑料組合成的復合降解材料。
在合成光降解塑料中、以聚羥基丁酸酯(PHB)及聚羥基戊酸酯(PHV)生產最多、英國Zeneca公司年產量已達1000t、它們的性能與聚乙烯和聚丙烯相似、價格為聚乙烯的10倍左右。 其降解原理是聚合物吸收紫外光發生引發作用、使鍵能減弱、長鏈分裂成較低分子量的碎片、物理性能下降。 較低分子量的碎片在空氣中進一步發生氧化作用、產生自由基斷鏈、進一步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在塑料加工過程中加入少量的光敏劑可使一般塑料變為光降解塑料。 由于光敏劑的光引發作用及光化學反應而產生自由基引發源、因此可加快聚合物的光降解過程。 這一方法比共聚合成方法簡單、成本也較低、光降解塑料在國外主要用作飲料瓶、購物袋、垃圾袋、地膜等、國內主要研究開發用于地膜、近年來開發用于一次性新型快餐盒。 由于光降解塑料只有在太陽光輻照條件下才能降解、受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制約性很大、要達到準確的時控制性難度較大、埋地部分不能降解、因此大面積推廣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以石油為基本原料合成的聚合物、它們在自然條件下、很難被普通的微生物所分解。 而含有易發生水解的基因所合成的聚合物和天然聚合物都具有較高的生物降解性能。 我國研究較多的是以淀粉與聚烯烴塑料相混的不完全生物降解型。 這類塑料的降解機理是淀粉顆粒先被真菌和細菌侵襲、消耗、從而削弱了塑料的強度、同時經過塑料與土壤中存在的某些鹽類接觸、自氧化作用而形成過氧化物、促使塑料中聚合物的分子鏈斷裂、它們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細菌消耗淀粉、使塑料表面積增大而有利于自氧化降解。 周而復始、高分子鏈逐漸斷裂、縮短、使塑料強度降低、直至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到能被微生物代謝的程度。